大同要緊緊推動能源產業低碳綠色轉型,加大力度發展清潔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能源產業,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將能源優勢、綠電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大力發展以IDC產業為基礎的數字產業,推動大同由“輸煤炭、輸電力”向“輸數據、輸算力”轉變,由“能源大市”向“算力強市” 轉變,最終實現數據后期加工產業集群和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提升大同城市競爭力,力爭做華北的算力中心。
我們怎么才能讓地熱能這個新成員成為大同能源產業的新動能?
近年來,圍繞國家的雙碳戰略,大同努力在能源的長久、持續、穩定和綠色轉型上面做工作。圍繞保證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持續推進能源的綠色低碳的轉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發展地熱戰略替代能源,推進地下儲能、地熱能梯次的開發綜合利用,創新地熱聯動開發機制,促進地熱能與制造業、旅游業、養殖業以及傳統工業的綜合利用和開發。
大同是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有著豐富的能源“家底”。國家支持山西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大同作為全省的能源大市,將如何破題,實現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呢?
大同作為能源城市,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是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需要,也是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強力推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初步形成了“源網荷儲調聯”一體化的發展思路?! ?/span>
“源”,就是實現高比例新能源廣泛接入;“網”,就是建設堅強堅固的輸電網架結構;“荷”,就是推動以IDC(大數據中心)為主的產業集群發展;“儲”,就是積極發展各類儲能項目;“調”,就是增強電網調節保障能力;“聯”,就是積極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建設。通過“源網荷儲調聯”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把能源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銜接起來,實現能源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開放互動、智能友好發展,推動大同由“能源大市”向“能源強市”轉變。
您剛剛提到了“源網荷儲調聯”六個字,我們常聽到的其實是“源網荷儲”,您多加了兩個字,這背后有什么樣的的深意呢?
“調”是為了適應新能源規?;弑壤l展的需要,利用煤電機組來提高電網的調節能力。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利用3個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煤電項目,預留建設15%的調峰能力,實現調峰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聯”就是加快建設能源互聯網,推動信息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有機結合,實現電力資源配置智能化、綜合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大同作為全國能源互聯網試點城市之一,正在以塔山工業園區為試點園區,選擇實體企業洗煤、火電、供熱、光伏、風電,全力推動試點工作。下一步還是要立足全市的,從供給到用戶端的智能互聯。
我們用兩天時間完成了300多公里穿行,在大同打卡了多處能源基地,可以說這里不僅地下“熱力強勁”,地上風光也蔚為可觀。據了解,在今年38個能源系統在建新建項目中,新能源項目超過了一半,這對大同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大同市是一個資源稟賦豐富的城市,資源種類比較多,風、光、水、地熱等等都有一定的規模,大同年均日照2670小時,平均風速達到7米/秒,發展綠色能源的優勢還是比較突出的。另一方面,這也是市委市政府加快經濟轉型的一個戰略方向,把大力發展風、光、地熱等新能源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的重點推動工作,提升新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當中的比例,加快以新能源支撐的新興產業的聚集,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為進一步推動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是大趨勢,大家都在做,我們大同怎么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呢?
第一,堅持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在采煤沉陷區加快建設大型風光發電基地。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100萬千瓦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生態治理的雙贏。今年又謀劃了600萬千瓦的新能源發電項目,既可有效解決項目用地瓶頸,又能對全國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起到試驗作用。
第二,堅持與能源供應安全相結合,加快提升大同電力外送能力。新榮50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今年年底前全部投運;大同—懷來1000千伏特高壓通道項目已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大同東500千伏特高壓站等配套建設工程,全面建成后將有力提升大同對全國電力供應安全的保障能力。
第三,堅持與IDC數據產業發展相結合,加快建設國家“東數西算”數據中心集群。目前,我們已經集聚了秦淮、中聯、京東等一批數據中心項目,到今年年底,年用電量預計達到17到18億度。
大同不到一年時間,就吸引了20多家大數據服務企業落地,其中不乏京東、華為這些頭部企業。他們是瞄準了大同的什么呢?
對于IDC這個行業,大同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光纜每延長100公里會遲滯一毫秒,大同是在北京周邊,距離300公里,能源充足、綠電比例高、氣候冷涼、地質結構穩定等等這些硬件優勢,具備了一些企業來大同投資建設的一個客觀條件。
從主觀上來講,省里對我們新興產業“三毛錢電價”的這個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做IDC以及數據后期服務的企業入駐大同?!笆奈濉逼陂g,我們將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的關鍵之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首選產業,建設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綠色能源數據中心集聚區。預計到2025年,數據中心機架數達到63萬架,年耗電量達100億度電。
新發展格局下,大同正逐步從傳統的能源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轉變,您能幫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大同的發展前景嗎?
8月14日,省委林武書記蒞臨大同調研,并在煤炭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個一體化”的戰略方向。今后我們就是要緊緊推動能源產業低碳綠色轉型,加大力度發展清潔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能源產業,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將能源優勢、綠電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大力發展以IDC產業為基礎的數字產業,推動大同由“輸煤炭、輸電力”向“輸數據、輸算力”轉變,由“能源大市”向“算力強市”轉變,最終實現數據后期加工產業集群和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提升大同城市競爭力,力爭做華北的算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