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wzfq6"><menu id="wzfq6"><samp id="wzfq6"></samp></menu></rp>
      <rp id="wzfq6"><menu id="wzfq6"></menu></rp>
            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新聞發布會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23-03-22 09:38
            標題: 2023年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
            文號:
            時效:

            2023年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新聞發布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3-03-22 09:38 來源:大同發布
            | | | |



            3月21日,大同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3年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大同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殷雪年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明天我們將迎來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我國今年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為便于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本次活動內容,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大同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雁寬同志;政策法規科科長昝永東同志;水土保持科科長王建周同志;市委市政府新聞中心副主任張志同志;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今天的發布會議程有兩項。首先,請王雁寬副局長介紹一下我市在河流管理保護方面的做法與成效。

            大同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雁寬: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首先我代表市水務局黨組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大同水利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的第一天。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加速變革”,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思路,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桑干河、大清河流域治理,堅持“五水同治”,強化綜合治理,水利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老水問題加快破解,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速推進,“大同清”名片更加亮麗,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盧東亮親自部署、親自過問、親自督辦,市領導、各市級河長常態化開展巡河調研,深入一線現場辦公,研究部署流域生態治理修復工作,協調解決問題,持續跟蹤問效。持續深化河長制改革,不斷完善河長履職盡責、監督檢查、總結評估、考核激勵等制度,提高河流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全市四級河長年巡河次數超4萬次。

            二是凝聚治河合力。積極構建“黨政主導、水利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治河格局,實行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不斷加強與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等業務部門和公安、檢察、法院等司法部門的合作,聚焦解決沿河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通過“無人機巡查+信息平臺+現場復核”立體監管,依法嚴厲打擊涉河犯罪,有效遏制非法排污、采砂、侵占水域岸線等違法行為,保障河道暢通整潔。

            三是嚴守制度紅線。按照“四水四定”要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剛性約束,不斷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水平,2022年全市用水總量6.32億立方米,較年度控制指標值低約1億立方米;貫徹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關井29眼、壓采地下水383萬立方米,超額完成全年壓采367萬立方米的目標任務。

            四是堅持系統治理。牢固樹立系統思維,大力弘揚大泉山精神,持續開展河流生態保護與修復,主要河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同步推進,治理長度連年攀升,水土保持率穩步增長,2022年,完成河道治理長度119.02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6.5萬畝,市水務局被水利部評為“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認真做好引黃入桑向永定河生態補水工作,2022年全年補水約3.52億立方米,超計劃1.06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首都用水安全,沿線兩岸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水環境質量有效提升。

            五是提升防洪能力。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目標,結合歷年河勢水情,優化完善水文、山洪等水雨情監測站點布局,對境內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有行洪任務的河道,以及涉及防洪安全的所有河(溝)道進行拉網式排查,將問題隱患解決于萌芽狀態,確保汛前全部完成整改。同時,做好抗大旱保供水工作,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保障農作物生長關鍵期灌溉用水需求。

            主持人:

            謝謝王雁寬同志。

            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各位記者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開始提問。

            山西日報記者:

            “強化依法治水”是今年我國“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活動主題的一項重要內容,請問水利部門在依法治水方面有哪些主要舉措和成效?

            大同市水務局政策法規科科長 昝永東:

            近年來,我局堅持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水法治體系,提升水行政執法效能,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推深做實水利普法,增強全系統法治意識,努力推動實現“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用水”。

            一是制定了法規條例。通過修舊法立新法,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保障水事活動有法可依,先后出臺了《大同市河道管理條例》《大同市御河流域生態保護條例》《大同市水土保持條例》《大同市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完成了《大同市桑干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大同市大清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的起草和征求意見稿等工作。

            二是提升了執法效能。依托“河長+河警長+檢察長”聯合執法機制,聯合市中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針對妨礙行洪、非法取水、違法占用河湖水域岸線、非法采砂等矛盾和問題突出的領域,強化日常執法巡查,開展集中聯合行動,營造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三是建立了長效機制。健全完善水事糾紛預防、排查、調處、聯合執法、應急處置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制定了《大同市水務局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印制了《大同市水務局行政職權責任清單》和《大同市水務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匯編》(包含全部水事法律法規),為規范水行政執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是強化了水利普法。充分利用全國水行政執法業務培訓平臺,通過專題講解、情景模擬等方式,加強以案釋法交流借鑒,強化對執法人員資格和能力的考試測評,提高水行政執法人員專業素養和行政執法水平。結合每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憲法宣傳日”等時機,通過印發傳單、設置展板、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水事法律、法規和節水型社會相關知識,營造了濃厚的依法管水、依法護水的氛圍。

            黃河新聞網記者:

            今年年初,水利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請問,大同市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意見》,進一步加強全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大同市水務局水土保持科科長 王建周: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態勢,為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都對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意見》立足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部署了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4個方面的15項重點任務,明確了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路線圖和任務書。

            大同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毛烏素沙漠延伸地域,境內溝壑縱橫、山巒疊嶂,山丘區面積占總面積的78%以上,由于水資源嚴重短缺,降水稀少,加上多年來我市的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大規模的生產建設活動,使地表和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擾動和破壞,造成了較大的水土流失,導致水土資源破壞,土地生產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傳承和弘揚大泉山精神,深度聚焦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環境、優化水土資源開發“三大目標”,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工程,充分發揮了水土保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取得了顯著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緊密結合大同實際,抓好《意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加快推進水土保持重點工程。2023年,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6.5萬畝,水土保持率達到72.4%;到2025年,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39.5萬畝,水土保持率達到73.85%,到2035年,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基本完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群眾水保意識顯著提高,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態勢,為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00萬畝,水土保持率達到75.5%。

            大同日報記者: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廣大市民都非常關注我市的水利工作在下一步有什么具體打算。

            大同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雁寬:

            黨的二十大繪就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嘹亮號角。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等提出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水利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去年年底以來,省、市兩級的經濟工作會議都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水利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全力做好水的大文章”列為今后五年謀劃實施的首件“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惠民生”大事要事。上個月,省委藍佛安書記來同調研,賦予大同“對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的新使命,水利部李國英部長調研永定河沿線流域治理管理工作時,提出恢復永定河健康生命,實現“流動的河、綠色的河、清潔的河、安全的河”目標。

            大同作為京津冀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在生態領域率先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上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本月7號,我們召開了全市水利工作會,深入分析了我市水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安排部署了2023年重點任務。

            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將重點錨定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目標,秉持“爭先進位、興水強市”工作理念,著力推動“4514”年度任務落地落實,確保水利工作在全省綜合排名站穩第一梯隊,確?!耙汇逅M北京”,確保為大同實施雙城戰略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水支撐和水保障。

            4,即推進4類項目建設。一是水網工程類,加快市域水網大動脈、重點水源工程建設,提升縣域小水網調蓄水能力,打通水網“最后一公里”;二是農業灌溉工程類,推動云中、恒山、塞上三大灌溉基地建設,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提高實灌面積和用水效率;三是防洪工程類,緊盯防汛重點和薄弱環節,完善河道、堤防、水庫、山洪溝道防洪工程體系,筑牢抵御水旱災害防線;四是生態修復工程類,加強流域生態修復保護,深入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持續開展生態補水,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5,即開展5個專項行動。一是地下水監管專項行動,加大地下水管控、取用水監管和水位變化動態監測力度,合理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不斷優化水資源配置。二是河流“清四亂”專項行動,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跨縣(區)聯動、跨部門聯合機制,嚴厲打擊破壞水資源、危害水生態、影響水安全等水事違法行為,維護良好水事秩序。三是水旱災害防御專項行動,完善水旱災害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體系,加強河道、水庫、淤地壩等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旱災應急調度工作,守牢水旱災害防御安全底線。四是水利項目建設專項行動,加強水利項目全過程監管,強化投資計劃執行管理,量化完成投資指標任務,以強監管態勢倒逼項目快速推進實施。五是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專項行動,加強水庫大壩以及河道堤壩、泵房巡查管護,做好灌區配套設施的維修養護、清淤堵漏,健全農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水平。

            1,即永葆忠誠政治本色。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專題輔導、專題黨課、組織培訓等多種形式,推動學習貫徹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二是認真執行《黨組(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織密、繃緊水利系統主體責任網絡鏈條,細化、完善各級黨組織和領導班子成員的“一崗雙責”清單。三是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強化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四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馳而不息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廉潔教育、紀律教育、警示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工作氛圍。

            4,即做好治水興水“四篇文章”。一是堅守制度“紅線”,做好“管水”文章。優化完善“三橫四縱、五庫連通”全域水網體系建設,統籌推進縣域小水網建設,提高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戰略儲備能力。二是嚴控水域“岸線”,做好“護水”文章。開展永定河、大清河兩河河源區綜合治理,實施高標準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和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建設“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氣常新”美麗大同。三是筑牢水患“防線”,做好“治水”文章。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完善重點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提高防御區域性大洪水、大干旱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四是呵護民生“底線”,做好“供水”文章。有序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規?;l展及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改造,完善水源、泵站、渠系工程和計量設施建設,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助力農業發展、鄉村振興。

            主持人:

            謝謝王雁寬同志。由于時間的關系,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嘉賓的情況介紹和問題解答,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

            “做好水的大文章”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經濟發展,關乎社會穩定,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希望新聞媒體加大對我市治水興水方面的宣傳報道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
            91在线 | 欧美|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国产综合A级片视频|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