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3·23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召開
3月21日,大同市政府新聞辦舉行3·23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大同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殷雪年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會確定一個主題,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大同市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寶春同志;市氣象臺臺長李臘平同志;市氣象學會理事長梁進秋同志;市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劉瑩瑩同志;市委市政府新聞中心副主任張志同志;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各位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今天發布會議程有兩項,下面請市氣象局副局長賈寶春同志介紹此次3·23世界氣象日活動的具體情況。
大同市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賈寶春:
今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主題是“天氣氣候水 代代向未來”。從1961年到2023年,我們已經經歷了63個世界氣象日,其中有10次主題與水直接相關!這是因為氣象與水密不可分,兩者都是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減少災害風險等全球目標的核心。目前世界正面臨著由缺水、洪水和干早以及缺乏清潔供水等帶來的挑戰,迫切需要改進預報、監測和管理,并解決水資源超量、匱乏或過度污染的問題。
天氣、氣候、水相互作用,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及未來發展,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呼吁全社會關注氣候變化、水資源保護,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和水資源保護的行動中來,共同建設更有力量、更加安全、更為美好的藍色地球。
大同氣象局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前后,將圍繞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舉辦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系列主題活動。下面我向各位媒體朋友通報一下今年大同市氣象局的系列活動安排:對學生和公眾開放氣象科普基地,與大同日報社聯合舉辦“天氣氣候水,代代而未來”小記者氣象科普征文大賽,與大同市水務局在社會公共場所聯合開展氣象與水利科普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同時繼續深入開展氣象科普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等活動,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的氣象災害防范應對意識和能力。今后不斷通過不同方式和渠道傳播氣象知識,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氣象,更加支持氣象,更加廣泛參與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同時也請各界媒體記者朋友,繼續關心、關注和支持氣象工作。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賈寶春同志。
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各位記者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開始提問。
山西日報記者:
前期大同市氣候有什么特點?請介紹下未來的天氣趨勢。
大同市氣象臺臺長 李臘平:
前期氣候特點
2023年1月1日~3月19日,大同市的氣候特征為:降水略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氣溫偏高,大風日數偏多。
1.降水
1月1日~3月19日,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0.5毫米,同比偏多7%。
降水呈現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從時間上看,降水主要出現在1月中旬、2月的上旬和中旬,2月下旬以來大部分地區無有效降水;從降水量來看,1月偏少,2月異常偏多139%,為近三十年以來的第三高值,3月異常偏少95%。從空間分布來看,與常年相比,云州區和靈丘偏少,平城區、陽高和廣靈則偏多,其中廣靈顯著偏多75%,其余各地接近常年。
2.氣溫
1月1日~3月19日,全市氣溫持續偏高,平均氣溫同比偏高1.7℃,其中3月以來異常偏高2.9℃。各縣(區)平均氣溫均偏高,其中左云、廣靈、天鎮和陽高均異常偏高2℃以上。
3.大風
1月1日~3月19日,全市平均大風日數2.7天,較常年偏多0.5天。1~2月大風日數較少,3月以來明顯增多,其中3月10~11日我市出現了今年首個大風沙塵天氣,平城區和天鎮出現沙塵暴。由于近期溫高水少,大風天氣偏多,導致氣候干燥、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多發。
天氣趨勢預測
預計2023年3月下旬主要有3次冷空氣影響我市。21~23日全市將出現大風、沙塵和降溫天氣;21日下午開始風力加大,全市有4~5級短時7級或以上西北風,部分地區伴有沙塵;氣溫下降6~8℃,局部可達10℃以上。24~25日大部分地區有一次降水過程,氣溫下降4℃左右;29日前后還有一次冷空氣活動。
山西畫報記者:
氣象科普對公眾防災減災能起到多大作用?
大同市氣象學會理事長 梁進秋:
因為氣象是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的,我們怎么把氣象信息通俗化,讓老百姓聽得懂,用得著,安排好自己的生產生活,怎么樣預防避免損失受災,這就是氣象科普問題。比如雷電天氣來了,你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我們經常說雷電天氣下,你不能站在樹下,不能到野外去,這就是掌握了氣象科普知識。如果不知道,你到樹下躲躲雨,那就容易造成雷擊傷害。比如沙塵暴到了,有的是小學生走在路上或者農民在地里干活,可能會被強風吹到河里去,如果找一個低洼的地方避風或者抱著一棵樹,那就會避免傷亡。所以一些最基本的氣象科普知識還是要讓老百姓知道,怎么樣利用氣象信息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效進行避災救險。因此做好氣象科普對公眾防災減災有很重要意義。
大同日報記者:
《山西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已經發布,請介紹下相關內容及我市貫徹落實情況。
大同市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 劉瑩瑩:
雷電災害波及面廣,涉及人類社會活動、農業、林業、牧業、建筑、電力、通信、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石油化工等各行各業,常常導致人員傷亡、設備損壞、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風險評估、防護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等。
省政府新修訂的《山西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經2022年11月7日省政府第15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掇k法》從加強防雷減災工作組織領導、強化雷電災害防御措施、規范防雷工程管理職責、明確雷電災害調查處置流程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山西省行政區域內防雷減災工作,有利于保障生產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山西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全市各級氣象部門圍繞服務“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領會宣傳貫徹《辦法》重要精神,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分析研判防雷減災工作,研究解決防雷減災重大問題,安排部署防雷安全監管各項措施,全面落實防雷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提升我市防雷減災公共服務能力,構建完整閉合的防雷減災體系,規范防雷裝置檢測服務市場秩序,提高全社會依法防雷減災的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減輕雷電災害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
主持人:
謝謝劉瑩瑩同志。由于時間的關系,提問環節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嘉賓的情況介紹和問題解答,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
最后,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我市氣象工作,做好新聞發布會的后續報道。
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